頻道商:上 MOD 會遭到系統業者報復
自由時報-2013年06月30日 上午08:53
〔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/台北報導〕有線電視頻道有限,再好的頻道無法上架,也毫無用處,壹電視燒錢經營不下去,最後被迫賣掉即是一例。一名業者坦承,這幾年有線電視業者對於移到 MOD 的頻道業者,往往採取報復手段,如果是小的頻道業者,就增加上架費用,如果是知名頻道,原本應該給頻道的收視費用,就打折扣,因為有線電視系統台背後集中在幾個集團,很容易產生默契,修理這些有意到 MOD 的頻道業者。
NCC 一直希望有線電視、 MOD 及無線電視三強鼎立,彼此競爭,但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,依舊是有線電視獨大, MOD 用戶數雖成長至一百廿萬戶,但仍不是有線電視的對手,尤其有線電視數位化之後, MOD 最引以為傲的高畫質頻道優勢不在, MOD 可能被消滅殆盡。
業者:趁換約大砍收視費
一名業界人士透露,二○一○年十一月 NCC 通過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案時, NCC 通過條件之一即是要求大富媒體董事長蔡明忠承諾做到公平上下架。大富案後,很多頻道業者「天真的」認為大富案開創新局,不管在哪個系統台上架,都可以在 MOD 上架。後來傳出幾個嘗試在 MOD 上架的境外頻道被系統台要求提早換約,趁換約大砍系統台交給境外頻道的「收視費」。
協會:上下架是商業機制
對此,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淑芬解釋,頻道上下架是商業機制問題,頻道業者如果掌握到系統台不公平對待的證據,可以提告。況且有些頻道業者無法在 MOD 上架,主要是版權問題,有線電視的版權與網路上播出版權是不一樣的,但外界不清楚這些問題,往往認為是系統台抵制 MOD ,這都是誤解。
鍵人編輯評論:
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看似開放,實際是被幾個集團所共同壟斷。 MOD 台灣最早的 IPTV 服務,在內容取得上就常被集團所阻斷。但是,文中提到有線電視數位化,MOD最引以為傲的高畫質頻道內容優勢不再,可能被消滅殆盡的論點存在著錯誤?台灣電視內容畫質的提升從 MOD 到系統業者都做得不夠,訊號傳遞方式改變避免掉內容播出時的雜訊,但是原始內容畫質不好,數位化後還是不好,必須要從拍攝的時候就以高畫質來製作,才會有末端高的內容畫質。台灣要突破電視內容畫質差被財團壟斷的收視環境,你我能做的就從退租第四台抵制開始,早早開始使用台灣或國外的 IPTV 服務,未來才有高畫質內容收視。
網路電視盒研究員
聯絡 E-mail: gonew5tv@gmail.com
電 洽: 0970-625790
(因常在外面處理業務,請儘量使用手機聯絡)
其它文章: